近日,中國圖書館學會公布2025年“書香社區”名單,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古婁二村社區從全國138個申報社區中脫穎而出,成為園區第5家獲此殊榮的社區。至此,金雞湖街道玲瓏灣社區,斜塘街道翰林緣社區、淞澤社區,婁葑街道葑塘社區,唯亭街道古婁二村社區“五朵金花”并放,以點帶面,串起了園區“15分鐘閱讀圈”的基層網絡,也為《全鏈條全方位打造“書香園區”三年行動計劃》寫下生動注腳。
從“書香社區”到“書香街道”,再到全域“書香社會”,園區正把閱讀寫進城市基因。以打造出“全國全民閱讀書香街道示范地”為目標,金雞湖街道被賦予“樣板間”使命:在三年行動框架下,街道圍繞“豐富供給、提升效能、釋放潛力、融合發展”四大主線,用一系列可感、可及、可復制的舉措,把“書香園區”從規劃圖變成實景畫。
最美空間串珠成鏈
把閱讀嵌入城市風景
作為城市新中心主城區,金雞湖街道遍布園區主要風景地標。圍繞金雞驛、“蘇州之眼”摩天輪、蘇州中心、李公堤文創街區、鄰里中心等園區特色文旅地標,園區設立了開放性、創意性、融合性的新型閱讀空間,采取“閱讀+”“+閱讀”相結合的方式,將閱讀服務融入生活場景。
環金雞湖驛站精選時尚、旅游、運動、露營、美食、茶文化等相關資源,供市民和游客借閱;創新推出“空中”“水上”“軌道”三大閱讀航線,打造“蘇州之眼”摩天輪首個“云端書艙”,依托園區“文化云”平臺,導入掃碼可聽、看、賞析的數字資源,為市民游客提供獨特的空中閱讀體驗;“水上閱讀航線”將閱讀觸角延伸到金雞湖游船、桃花島游客中心;“軌交閱讀航線”發揮沿線品牌書店、24小時圖書館空間服務優勢,同時在特色站點引入展覽、展演活動。
金雞湖街道依托鄰里中心圖書館,建設集閱讀、社交與休閑為一體的城市文化新空間,疊加煥新升級的鄰里中心“WeLife”品牌,不僅在詮釋“閱讀即生活”的理念,更通過“書香+煙火”“書香+藝術”的多元表達,構建起“人人可讀、處處可讀”的文化生態。
創新活動四季不輟
讓書香成為社交語言
空間有了,如何讓人走進來并且留下來?答案藏在四季不斷的活動里。
以“金品文化”品牌為統領,園區把一整年切成四段“閱讀季”,每季有主題、每月有爆款、每周有驚喜:“金雞湖share書”書香市集攜閱讀“換”醒、戲劇共創、文字拆“書”包等市民游客喜愛的互動方式,打造愛書人偶遇閱讀的驚喜;“流動的詩歌”城市開放麥、音樂朗誦快閃等形式,讓閱讀成為一場社交冒險。
不只在場館,還在路上。園區“閱讀WE巴”閱讀巡游聚焦家門口的閱讀場景,滿載書香的巴士成為流動的書匣,走進公園、街角,打造流動式閱讀服務網絡。“商超專線”帶著好書去趕集,“社區專線”帶娃讀書雙向奔赴,“學校專線”給書香校園添磚加瓦。
園區還把“閱讀+”寫進各大節慶,在金雞湖中法文化藝術周、金雞湖龍舟賽、江蘇書展等大型文化節日里,書香“小場景”滿足市民精神文化滋養的“大需求”,持續增加居民和游客的幸福感與獲得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,金雞湖街道還以11個民眾聯絡所為核心,串起“15分鐘閱讀圈”,持續拓展“文化惠民課堂”新內容,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形式,為廣大市民持續輸送優質的文化內容供給。當閱讀成為可以打卡的風景、可以互動的游戲、可以兌換的福利,書香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符號,而是觸手可及的社交語言。
社會力量共建共享
織密全民閱讀生態網
當空間與活動形成磁力,還需合作磁場,才能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項鏈。
依托軌交1號線“文化軸”,園區集聚了誠品、鐘書閣、鳳凰書城等知名品牌書店,通過減免房租、一事一策補貼等政策,引導實體書店向文化綜合體轉型;建立“閱讀聯盟”,三年培育10家特色閱讀組織,形成圖書館、書店、咖啡館、企業、社區“五方聯動”;組建以外籍人士、企業家、科研人員為主的志愿領讀團隊,常態化開展公益閱讀服務;將古婁二村社區等5個“書香社區”經驗模塊化、標準化,快速復制到新建小區、商務樓宇和產業園區,實現“一社區一品牌、一空間一特色”。
從“一個社區的榮譽”到“一座街道的示范”,再到“一座城市的共識”,園區正用三年行動計劃為筆,以閱讀為墨,以金雞湖街道為藍本,繪出“全國全民閱讀書香街道示范地”實景圖,并以點帶面,推動書香成為園區最鮮明的城市氣質。書香園區,未來可期。
本報記者 肖瑤
《姑蘇晚報》2025年09月07日A06版